首页_门徒娱乐_平台注册登录首页
首页_门徒娱乐_平台注册登录首页
全站搜索
新闻详情
中国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农业稳产保供成经济「压舱石」透露出哪些信息?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3-10-26 02:02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(记者 陈溯)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秋粮有望增产,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。粮食增产、农业稳产,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。 中国国家统计

 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(记者 陈溯)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秋粮有望增产,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。粮食增产、农业稳产,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“压舱石”。

  中国国家统计局称,10月份,中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,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,秋粮有望增产。在夏粮比上年增产59.3亿斤、早稻增产14.5亿斤的基础上,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1.3万亿斤以上。

  今年以来,中国农业遭遇到了全球疫情、汛情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,山西、河南等地洪涝灾害给粮食、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。国际粮价明显攀升,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了50%,在新冠肺炎疫情、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下,国际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,粮食进口的稳定性也面临挑战。

  种种挑战之下,中国农业保持了“定力”。据中国农业农村部调度显示,今年中国秋粮播种面积呈扩大态势,虽然局地受持续强降雨影响,灾情偏重发生,但全国总体来看灾情比往年相比要轻,秋粮有望再获丰收。此外,在官方抢收抢播、跨区域调度等措施之下,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实现了稳产保供。

  近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粮食储备总量充足,政府储备规模稳中有增,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,企业商品库存增加较多,小麦和稻谷商品库存均同比增加50%以上,防范风险能力有效增强。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市场供应量。

  随着秋粮丰收成定局,中国粮食产量也将连续7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。端牢中国饭碗,筑牢农业基础,中国经济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韧性也随之增强。

  “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局面,新冠肺炎疫情、复杂的国际形势、极端自然灾害等带来诸多挑战,在这种时候,农业稳定社会经济的‘压舱石’作用更加凸显。”李国祥表示,中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,牢牢把住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。

  展望后期,专家分析指出,中国粮食和农业生产仍面临诸多挑战,国际粮食价格攀升、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稳定性的冲击、今冬拉尼娜对农业生产的威胁、农资价格攀升、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等等,中国粮食生产供给仍处于“紧平衡”状态,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的“一根弦”。

  本月初,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“端牢中国饭碗”,要求稳定农业生产,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,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保持粮食产量在1.3万亿斤以上,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,提升储备和市场调控能力。与此同时,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等多部门也陆续对今冬明春农产品稳产保供进行部署。

  秋冬种决定了明年粮食生产的开局。对于今年秋汛及拉尼娜事件的影响,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,预计到12月份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,今冬冷暖波动幅度较大,农业农村部将部署抓好秋播扫尾,确保小麦面积稳定,抓好冬前田管,防范好低温冻害和病虫草害,确保小麦安全越冬,及早谋划明年早春的麦田管理,夯实明年夏粮丰收的基础。(完)

  中国粮食丰收了,是必然的,因为农村劳动力在减少,劳动力在减少,所以机械化生产成为了主流,但是机械化生产比较适应的农作物,就是小麦水稻这种主粮农作物。

  江淮地区以后会退出棉花产区,专门种粮食,种蔬菜,以前江淮地区很多棉花+油菜花,棉花+红薯,棉花+冬小麦套种的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。新疆的棉花和江淮的品种不一样,新疆杆子很低,而且只需要一次采摘。

  现在农村还种地的,都是因为没有农业公司去承包种水稻,自己种地受罪收入还不高。

  但随之而来的是当地农业亩产值的降低,依我看以后要不就是学山东种蔬菜,要不就是学欧洲国家搞畜牧业。

  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,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,世界粮食安全遭受了重大威胁。不仅是素有“欧洲粮仓”的乌克兰必然粮食产量锐减,东南亚等粮食出口国也逐渐收紧了出口量。想在今年冬天吃得饱,必须要在夏天早做准备,而近期我国“三夏”生产喜报频传,无疑给那些正在疑惑的人们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
  “三夏”生产是夏收、夏种、夏管的简称,是农忙的时节,主要包括小麦的抢收和归仓,玉米、水稻等夏秋作物的栽种与管理,这是确保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时刻。今年的麦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,多个主产区小麦质量好于常年,收获量也超出预期,例如安徽4280万亩小麦单产、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,可以预见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。

  重视“三夏”生产,是我国重视“三农”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一个缩影。今年夏天的丰收喜报,在笔者看来至少来源于我国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:

  一是科技助农。从良种的培育,到种植方法的革新,以及小麦“一喷三防”等病虫害统防治等关键技术的突破,让粮食产量逐年提升;而在收割、仓储环节的技术创新更让粮食的浪费率不断降低。在这“一升一降”之中,我们的“粮仓”更加充盈,我们的“饭碗”更加牢固地端在自己手里。

  二是抓好管理。“小麦一天不到手,管理一天不放松”是今年河南“三夏”时间的真实写照。无论是联合收割机的统筹使用,还是农机维保力量的调配,都是紧紧围绕“小麦收割线”。同时,在夏粮收购方面加大补贴力度,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;收粮的人财物优先供给,做到“仓等粮、钱等粮、人等粮”,也让粮食归仓工作效率提升。

  三是保护耕地。“18亿亩耕地红线”是我国牢不可破的底线亿亩必须是良田,这是确保我们的饭碗装满“中国粮”的重要保障。在守好底线的同时,我国还及时推进土壤改良,把盐碱地改善为可种植的土地,这为粮食生产又提供了巨大潜力。

  笔者相信,今年的“三夏”生产工作必然成效显著,我们今年的“饭碗”一定非常牢固!
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22 首页_门徒娱乐_平台注册登录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